•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浅论佛教的心灵环保——明生

    2016-05-17 浏览:

    “清道夫”原是一种鱼的名字,能清洁水质。后来“清道夫”被引用为清理和打扫之意,泛指一切具有清理和洁净的事物。为什么说佛法是心灵的清道夫?在佛教里,“佛”指智慧、觉悟,“法”指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所以,“佛法”是指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我们透过学习佛法,对人生、世界乃至宇宙都能获得正知正见,对人生就不再有冲突与困惑,自然就会发挥心灵清道夫的功能,唤起内在无限的治疗力量。

    依据佛陀的教诲,众生的毛病是喜欢我相,对“我”的执著,造成了众生的苦的轮回。所以佛教治心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除“我执”。佛教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当然人的身体和心灵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世间不存在不变的“自我”和人格,也不存在能够对自我的活动起支配作用的主体,“我”可能是金钱的我,食物的我,观念的我。“我”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是自我的幻影,我们应该脱离我相的束缚,从我相之中醒觉,然后由本性光明清净中产生“真我”,否则就会堕入一个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里面。假若我们执着于有我,即是以主体“真我”经验客体“自我”的方式进行。这时候,心就会起分别,会把各种事物加以分离并贴上标签,譬如说“我”喜欢“这个”,或“我”不喜欢“这个”。如果人们想“这个”是好的,于是执着就产生;或“这个”是不好的,痛苦就会随之而来。顺“我”的就贪欲喜欢,逆“我”的就嗔恨讨厌,一心痴迷在“我”的执着中。如果我们渴望所缺乏的东西,或恐惧已经有的东西,或因为失去它而感到沮丧,完全生活在一个狭隘的心理生活空间,失去活活泼泼的生活力,当我们因为这些思想而绷得越来越紧,就会感觉越来越兴奋或痛苦,这就是苦的轮回。

    实质上主体与客体是一不是二,我是一切,一切是我。佛教认为,世界是联系统一的整体。要打破我相,走出自我的困境,实现解脱自在,必须要理解佛教的缘起观,即佛教的世界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的缘起观是指宇宙一切现象都没有绝对的存在,都是以相对的依存关系而存在。宇宙间每一事物的生灭,必须具备因缘条件;每一事物的存在,也必须与其他事物有着互相关系,世界是联系统一的整体。因此,一切法的存在,并不是自己的存在,也不是自己生自己。如果是自生,自己早已存在,又何需再生;如果是能自生,那就能生出无穷的自己。所以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自生的,而是缘生的,是藉其他条件的排列组合而暂时存在的现象。当条件具足时,就有一个现象产生,条件湮散时,现象也随着消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动念也是缘起,而身口意行是生命业力,如果是善的身口意(因)就产生善的影响力(果),反则亦然,这就是佛教的因果律(业),即佛教的生命观。

    在佛教看来,执着能产生负面的业——倾向和习惯,当然,执着也可以制造正面的倾向和习惯。《心灵神医》说:“对于自我执著不放,就会产生负面的业,正面的业是放松那种执著,当人们放松时,就可以发现平静的中心,并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健康,”其作者东杜法王仁波切认为,这是心灵治疗的关键所在。可见,唯有放下我执才能彻底清除心灵的障碍,只有离相无住才能显露我们本有的光明清净自性,过着醒悟自在的理智生活。

    三、清净心是心灵的真善美

    “清净心”既是佛教的心灵环保方法,还是生发智慧的源泉。学佛主要是修炼出自己的清净心,拥有清净心等于守住内心的真善美、常乐我净的阵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清净心;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是清净心;“无所住而生其心”也是清净心。从广泛来说,清净心就是众生平等心,大慈大悲心,是度一切众生心,虽度众生,不取众生相。

    佛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平等。佛性是指我们的自性、清净心。不过,众生的佛性却被源自我执的业力所遮蔽了,清净心埋没了,正如云朵遮住太阳一般,我们看不到外界的真实,而看到外界的虚妄,结果抓住了外界的虚妄以为是真实,因此埋下了痛苦的种子,成为痛苦的根源。如何拔云见日,见到自己的本来清净本性?《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是不执著,放下一切颠倒妄想。离相,是不为宇宙万象万法所惑,能保持清净本性,超脱于其上而不执著,我们之所以产生烦恼,是因为六根(缘)六尘境界时,执我又执法,由我执、法执而起贪、嗔、痴烦恼。“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以般若圣智,通达我法空,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相。根据《六祖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为慧能大师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师言下大悟,觉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应无所住”是“我”,“生其心”也是“我”,就是心灵与外境融合为一体,统一在清净心里。“清净心”当中无“我”,也没有“我所”,凡夫是自己,成佛也是你自己,心外无佛。所以六祖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贤。”当我们放下六根、六尘对外境的执著时,内在光明自性就同时显现,这即是二而不二。



    上一篇:富民服装城

    下一篇:广东佛山仁寿寺隆重举行改造提升奠基仪式


    相关阅读

    • 截至4月30日河北超60万户小微企业获得授信超8100亿元2025-05-18
    • 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民营经济2025-02-26
    • 日化行业社会责任发展优秀企业代表2024-12-17
    • “周三会”助力武汉科技型中小微民营企业成长2024-07-22
    • 推动企业与投资机构精准对接,松江这个园区举办了一场路演活动2023-12-01
    • 2023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名单出炉 “稳中有进”是主基调2023-11-02
    • 美媒披露:“美国务院负责中国事务最高官员”华自强即将离职2023-05-25
    •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年会召开2023-04-17
    • 美乌防长会前一幕:当着记者面,乌防长面带微笑展示手帕要战机2023-02-15
    • 开辟北极战场?美计划任命“北极大使”,北约点名炒作“中俄挑战”2022-08-29

  • 截至4月30日河北超60万户小微企业获得授信超8100亿元
  • 民营企业总数超2万家 4条产业链规模过百亿元 解码龙口民营经济
  • 日化行业社会责任发展优秀企业代表
  • “周三会”助力武汉科技型中小微民营企业成长
  • 推动企业与投资机构精准对接,松江这个园区举办了一场路演活动
  • 2023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名单出炉 “稳中有进”是主基调
  • 美媒披露:“美国务院负责中国事务最高官员”华自强即将离职
  •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年会召开
  • 美乌防长会前一幕:当着记者面,乌防长面带微笑展示手帕要战机
  • 开辟北极战场?美计划任命“北极大使”,北约点名炒作“中俄挑战”


  • 2011-07-08视频 耶鲁开放课程 欧洲文明(二十四)
  • 2012-05-15鲍鹏山新说水浒 鲁智深(十五)
  • 2011-07-07视频 耶鲁大学:美国内战与重建(二十六
  • 2012-05-17正说清朝二十四臣 吴三桂(六)
  • 2011-04-19视频 耶鲁开放课程:欧洲文明(九)
  • 2011-07-29视频 密苏里大学开放课程:世界音乐导论
  • 承汕籍根通长老遗愿 全国人大代表明生法师在全国两会上书“治
  • 2011-07-07视频 耶鲁大学:美国内战与重建(二十五
  • 2011-07-21视频 哥伦比亚大学开放课程:史前至15世
  • 2012-05-17正说清朝二十四臣 吴三桂(三)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