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评论】校园不应为高消费提供方便

    2016-05-19 浏览:

    中国高校之窗

    近来媒体报道,大学里“应酬文化”让学生不堪其累,精力是一方面,经济负担则是更实际的压力,有的学生一个月的应酬花销就占去生活费的三分之一。这其实是校园“消费主义”弥漫的投射。现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大学校园,为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高消费提供了不少方便,比如在校园开设娱乐化的KTV、酒吧;比如将学校招待所改造成“带星的宾馆”,并开设高级餐厅;还有的学校豪华装修少部分宿舍,高价出租给学生……

    这些现象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当引起教育者关注和思考。虽然我们有比较周全的资助体系,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但毕竟解决不了贫富差距给学生带来的更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的高消费行为,特别是校园里开设的一些高消费场所,对包括贫困家庭在内的一般家庭的学生来说,无异于近在眼前的刺激;一些家庭条件好、消费层次高的学生还自然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交际圈,在开放的大学校园里,这种蜂窝状的小圈子削弱着大学生群体之间共同的情感基础,是校园里一种不健康的现象。不仅如此,部分学生的高消费行为对于同龄人有一定的示范性,在不断加剧着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的心理,助长着消费主义文化在校园里泛滥。对此如果不加引导和约束,很可能会衍生出其他问题,以消费、应酬形成的圈子文化就会蚕食以学习、求知为要的校园文化,那么,一些“亚社会化”的乱象就会层出不穷。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校园生活不可能和社会生活隔绝,既然社会的贫富差距客观存在,向校园内传导也是正常现象,但是校园毕竟是校园,不是一般的生活社区,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虽然难进行硬约束,但不应无视此类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不应该为少数学生的高消费需求变相提供方便。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不少学校的餐饮住宿等都已经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服务,有很多社会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介入进来,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少服务提供商都把目光盯在富裕家庭的学生身上,希望从中赚取更多收益,这成为校园高消费的一大推手。学校的每个细节都是教育元素,校方有责任从教育者的本位出发,多从社会效益的一面评估校园里的经营行为,并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干预,引导社会企业适应校园文化的大环境。

    家庭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认识到,高消费行为可能会在自己的孩子和多数同龄人之间增加交际壁垒,不但影响到孩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还会增加孩子和主流价值观对接的难度,影响孩子融入社会,因此对孩子加以必要的约束是家长的教育责任。从人性的角度说,文明其实就意味着约束,没有了约束也就没有了底线。

    校园应该成为弥合落差、凝聚共同情感的地方,应该是不同阶层的学生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的地方,是为社会共同体的成长奠定根基的地方,不应鼓励和纵容富裕家庭的学生展示和放大家庭背景,在同龄人之间划出鸿沟。当然,在开放的环境下,学校的确无力阻止少数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但在校园里不为高消费提供方便,表明的是教育者的态度和坚守,有了这种态度和坚守,教育才可能为社会撑起一片清净之所,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不竭的精神文化动力。

    “学习去改变世界”,国外这句比较流行的校训,提示着青年对未来世界的使命。还是那句老话,有什么样的青年,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如果这一代人的价值谱系被消费主义文化定位,甚至被资本、权力等社会偏好所主导,我们的未来还有希望吗?在这个问题上,教育者实在是责任重大。(钟焦平)

    中国高校之窗



    上一篇:【评论】不阅读不妨碍上大学是失败的教育

    下一篇:【评论】让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相关阅读

    • 将推出企业白名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市市场监管局在发布会上讲→2025-05-09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2025-03-25
    •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上海靠的是这两条2025-02-16
    • 中国企业把过多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2025-01-03
    • 163家公司公布半年报 27家业绩增幅翻倍2024-08-08
    • 税费“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2024-03-12
    • 突发!一上市公司公告:创始人逝世2023-12-12
    • 北京经开区市级百强榜企业数量同比大增2023-12-11
    • 心连心引领水肥一体化新潮流,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2023-11-06
    • 美最新民调:大多数美国青年支持更严格的枪支法2023-03-29

  • 将推出企业白名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市市场监管局在发布会上讲→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
  •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上海靠的是这两条
  • 中国企业把过多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
  • 163家公司公布半年报 27家业绩增幅翻倍
  • 税费“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
  • 突发!一上市公司公告:创始人逝世
  • 北京经开区市级百强榜企业数量同比大增
  • 心连心引领水肥一体化新潮流,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 美最新民调:大多数美国青年支持更严格的枪支法


  • 阮次山:美国共和党只剩丑角 选情惨不忍睹
  • 宋晓军:菲经济界人士冀阿基诺修复对华关系
  • 俞邃:普京在叙问题上得人心 陷美国于被动
  • 杜平:中国牢牢抱紧巴基斯坦但不会疏远印度
  • 袁卓坚:美借媒体制造南海混乱 中方不必理
  • 郭一鸣:德国依赖俄天然气 对俄总是留一手
  • 容安澜:蔡英文若上台 大陆对台态度或有变
  • 邱震海:孙中山开启中国共和 两岸均认同
  • 郑浩:美国对蔡英文不放心 对国民党没信心
  • 阮次山:香港年青一代对国家的态度引人深思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