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原创纪录片《家》是这么来的!

    2018-05-27 浏览:

    (原标题:原创纪录片《家》是这么来的!)

    记者陈骏刘瑞朝文王亚鸽洪波摄影

    核心提示丨一部8分多钟的原创微视频,通过千万家中的普通一家,向大家展示家的内涵,呈现属于一家、属于千万家的幸福,映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五年来国家的发展变迁。历时半年多,千余段的视频,大小近200G的影像资料,从沈凤莲家到郑州街头巷尾,从春节到深秋,大河报融媒体拍摄制作团队一路跟拍,精心剪辑制作。虽然只有短短的8分多钟,但平凡人的幸福,戳中很多人的泪点。这部诚意满满的作品,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让我们为您一一揭开。

    【初衷】定格全家福,喜迎十九大

    “来,阿姨笑一笑!怀里抱着大胖孙子,笑都不露牙吗?”话音一闭,沈凤莲一家人露出笑容,镁光灯闪起,咔嚓一声,照片定格。一家老小的笑容,就定格在了全家福上。

    今年春节期间,大河报记者来到已有61年历史的郑州艳芳照相馆采访,在这里见到了很多张不同时代的全家福老照片,也见证了一个个前来拍摄全家福的家庭普通而又平实的幸福。春节假期后首日,大河报就推出了《我的全家福》跨版报道(详见2月3日大河报AⅠ·08、AⅠ·09版)。

    艳芳,这个年代久远的照相馆,见证了很多家庭的从无到有,家庭成员的由少到多。每一张全家福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有关“家”的故事。不同风格的全家福,不同色调的全家福,有的是为了郑重的纪念,有的是为了重要的节点,有的是为了给出门离家的孩子一份家的思念。

    也就是在那时,我们认识了沈凤莲一家。这家照相馆,记录了沈凤莲一家不同时代的样态。从最早的半个多世纪前的全家福,到外孙在怀、子女在旁的最新的全家福,沈凤莲一家的生活轨迹和奋斗历程,打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也打动了出生于郑州的大河报记者。于是,大河报萌生了拍摄一部以沈凤莲一家为蓝本的微视频的想法,以记录百姓的幸福,以记录这辉煌的五年。

    从最初的设想,到计划的敲定,大河报融媒体团队走进沈凤莲一家,走上郑州的街头巷尾,历时半年多时间,将无数个镜头,凝缩在8分多钟的原创纪录片中。在十九大召开前夕,暖人心扉的《家》,正式出炉。

    【拍摄】以小见大,主题鲜明

    沈凤莲一家人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感动。他们是郑州市区普通的一户人家,是国家千万个家庭中的普通成员。他们在万家灯火中,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因为吃过苦、受过累,所以他们更懂得幸福的滋味;因为拼搏过、奋斗过,所以他们更珍惜今天的生活。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沈凤莲一家这个小切口,向大家展示一个共同的主题:“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一个个小家的奋斗历史,和一个个小家的幸福心路,无不与国家这个“大家”休戚相关。有了祖国的强大,才会有小家的幸福。而小家的幸福,就能托起中国梦的实现。

    【表达】展现生活细节,流露真情实感

    真实,是这部纪录片的最大亮点。纪录片中的镜头全部取自沈凤莲一家生活的场景。有一家人在厨房忙碌,烹制油焖大虾时热油爆葱姜的烟火气息;有一家人节日聚会,共同举杯的欢乐祥和;还有沈凤莲在儿子万里结婚时,笑中带泪的镜头。

    我们还看到:抚今追昔时,沈凤莲唱起《绣红旗》眼眶含泪;说起老母亲在煤油灯下劳作的谆谆教导、言传身教时,沈凤莲数次哽咽;爬山时聊起生活中的磕磕绊绊,老两口幽默诙谐。

    沈凤莲一家人的故事,也让制作团队数次感动落泪。尤其是片尾,在儿子婚礼现场,当沈凤莲老两口含辛茹苦二十余年,终将儿子送上婚礼主舞台,而自己却甘当配角,眼含泪花坐在台下送上祝福时,制作团队所有成员忍不住泪崩。

    【制作】 200G影像资料浓缩为8分钟光影

    纪录片《家》,从现场采访、航拍影像、视频音频、录音剪辑、视觉设计均由大河报融媒体采编团队独立原创完成。在新媒体转型融合的道路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采编团队又实现了一次新闻产品生产和呈现方式的创新。

    为了拍摄《家》,采访制作团队从今年春节采写《我的全家福》时便开始筹备,半年多的时间里,拍摄组无数次在沈凤莲家、郑州街头、老两口爬山现场等地取景,共拍摄千余段视频、大小近200G的影像资料。

    为了记录沈凤莲老两口爬山的外景,摄制组人均负重十多公斤,扛着拍摄器材徒步爬山。从早晨8点到晚上临近9点,一整天下来徒步20多公里的拍摄过程,让三位记者当天微信运动的数据,牢牢霸占着各自朋友圈比拼的头名。

    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动人的场景,拍摄组在整部影片的跟拍中始终保持多机位拍摄,生怕漏过任何场景。

    “啪!”

    “要的就是你!”

    一日凌晨近3点,大河报摄影部传来一阵激动的嘶吼,为了捕捉婚礼现场沈凤莲儿媳面庞上的那颗泪滴,制作组将浩如烟海、总大小超过60G的相似镜头反复循环播放,直至那颗晶莹剔透的泪水变得清晰,相机所定格的那帧笑容在屏幕中得到最完美的绽放,我们因激动而猛拍桌面的手,此时已变得通红。



    上一篇:西方媒体关注中国所谓“债务陷阱” 外交部回应

    下一篇:道琼斯市场观察:卡萨帝11年23项原创科技0模仿


    相关阅读

    • 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做起来2025-05-13
    • 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2024-12-26
    • 2024中小企业跨境出海国际合作论坛在广州举行2024-08-31
    • “就不叫你提问”,白宫发言人怼美媒记者,被呛“应感到羞耻”2023-10-13
    •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世卫发布评估结果2023-07-14
    • 巴西总统宣布为英国女王哀悼3天,被指别有用心2022-09-09
    • 特朗普发文抨击:“为什么疯狂的佩洛西在台湾,总是制造麻烦”!2022-08-03
    • 何时能使老百姓在每个司法案件中得到公平与正义?2022-06-25
    • 英媒宣布普京“身患绝症或已经死亡”,拉夫罗夫的回应来了2022-06-01
    • 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杨东厅长的 一封举报信2021-03-24

  • 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做起来
  • 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
  • 2024中小企业跨境出海国际合作论坛在广州举行
  • “就不叫你提问”,白宫发言人怼美媒记者,被呛“应感到羞耻”
  •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世卫发布评估结果
  • 巴西总统宣布为英国女王哀悼3天,被指别有用心
  • 特朗普发文抨击:“为什么疯狂的佩洛西在台湾,总是制造麻烦”!
  • 何时能使老百姓在每个司法案件中得到公平与正义?
  • 英媒宣布普京“身患绝症或已经死亡”,拉夫罗夫的回应来了
  • 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杨东厅长的 一封举报信


  • 高陵区图书馆举办“家乡的年味”第四季之原创年画作品征集活动
  • 二维动漫创作项目《孔子归来》启动 原创10集力作
  • 能人出资百万元建家风墙,高港打造村民“百家讲坛”
  • 为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颁给一位音乐家?看完惊呆了!
  • 习近平深入甘肃省古浪县农村林场考察调研
  • (原创)英国公投再现绥靖错误,这次是左翼
  • [原 创]成长时评:对校园“语言欺凌”亮出“拳头”
  • 在周杰伦面前唱离人愁? 抄袭遇上原创 周杰伦内心OS:我就笑笑不说话
  • 歼-16座舱显示屏首度曝光 先进程度令人咂舌
  • 原创评论:做最好的自己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