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纪录片
  • 娱乐
  • 综艺
  • 影视
  • 主持人
  • 法治
  • 历史
    首页 > 最新消息

    原创:孩子不听话,是因为40~50岁的家长,有个法宝没用过?(合集)

    2016-07-13 浏览:

    原创:孩子不听话,是因为40~50岁的家长,有个法宝没用过?(合集)

    简介:我是一只初中物理老师。每天清晨

    原创:孩子不听话,是因为40~50岁的家长,有个法宝没用过?(合集)

    5:00起床,会发一篇儿考试提分方法,或青春期孩子教育总结

    原创:孩子不听话,是因为40~50岁的家长,有个法宝没用过?(合集)

    ,不整虚头巴脑的理论。
    只欢迎愿为孩子走心、积极向上的家长关注;对孩子不走心,怨天尤人的朋友,就不要关注了!
    我是柴森, 我在北京西城,我爱大北京!

    原创:孩子不听话,是因为40~50岁的家长,有个法宝没用过?(合集)





    作者:柴森



    ★正文




    我教的都是中学生,初二到高三。



    家长普遍都在40~50岁之间。好多家长都已是政界、或企事业单位里的干部或领导。



    无论官职大小,多多少少都掌管着,一些20~30岁左右的年轻下属。



    越有管理经验的家长,其实在管理自家孩子方面,一定会更得心应手、触类旁通!



    但现实是:绝大部分家长,在管自家孩子时,其实很有能力,但自己不知道,且没啥耐心。



    先说耐心:



    没耐心的原因,不是性格问题,而是,大城市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儿太多,生活节奏、工作节奏都很快。



    家长既要辛苦工作,应付各种人,还要养家照顾孩子,每天要干的事儿太多!自然感到压力大,节奏快!



    (而教育本来就是慢工作,教育行业也是个慢行业!



    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做好自己,影响他人。无论是“影响”,还是“学习”本身,都是一个缓慢过程!)



    孩子本身,并无太大生存压力,顶多有点学习压力,所以日子节奏,相对来说慢。



    因此,家长和学生,是处于不同的频道上。所以,反应在生活日常上,就是家长整天烦自家孩子,做事儿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磨磨唧唧,慢慢悠悠。。。



    再说能力:



    工作多年的家长,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能力,若运用到管孩子上,则超级强大。



    但一般家长没意识到!



    啥能力,就是:高情商!!!



    40~50岁的家长,尤其男性家长,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什么棘手的破事儿没处理过?



    尤其是自己的领域,干的风生水起的家长,则一定在为人处事方面,刚柔相济,很有分寸!



    尤其是在琢磨“人”这方面,一定有很多心得和体会!



    情商是啥?我自己的理解是:



    第一是:控制情绪;



    第二是:会站在别人角度想问题。



    但现实是:



    我们在外面,比较高情商的原因是,外面是工作环境,会本能的控制。而经常和自己家小孩,有矛盾时,是在家里,是处于精神松弛的状态。



    松弛状态下,情绪就容易占上峰,理智就容易站下风!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和家长都会有多多少少的一些矛盾。



    所以,这时候家长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儿,就是:”逆反!“



    试问:在工作单位时,我们绝大部分的家长朋友,会当着一个人的面,说另一个人的缺点吗?



    当然不会!



    可在教室里,在和老师沟通时,这种事情,就经常发生!



    好多家长,都有过,当着老师的面,或者好多同学的面,在嘈杂的教室里,对老师说:”我们家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学习不踏实,麻烦您多盯着点儿,多提问提问,您多费心!“(甚至,还有怀疑自己孩子脑瓜儿笨的)



    孩子心理咋想:太伤人了!妈,你赶紧走吧!



    很多事儿,可以理解。家长们每天工作,都很累,各种KPI考核,各种竞争对手,各种O2O移动互联网红利,各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对自己行业的影响。



    毕竟”变化“,就意味着”机会“!不管哪个行业,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发财,不是每天收入增加,而是某极短时间内,财富急剧增长,就那么一段时间,机会稍纵即逝!



    所以,回到家中,往往很少心思放到自己的孩子上。



    每晚回家,都八九、甚至十点了,孩子搁自己屋,闭着门做功课呢。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



    等到快中考、高考了,才突然想到:得赶紧找找人,看看教育口儿的XXX,能不能帮上忙???



    其实,就是在孩子身上的心思用的太少!尤其父亲!



    当然,我所说的花心思,不是花”情绪“在孩子身上。不是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不是陪他们一起学。



    而是运用,我们在社会上磨练出的高情商,即使看到自己孩子有很多不足,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且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



    说的接地气一点:要向揣摩上级一样揣摩孩子的心思,要向管理下级一样,引导孩子的思想,并点燃他们的斗志。



    首先,第一步就是改善关系。弱化矛盾。



    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听和自己有矛盾的人的意见。。。



    人都是理性+感性的综合动物。



    青少年,尤其年级越小的孩子,都是感性远大于理性的。(真正非常理性的人,都是3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商人。)



    即使,孩子认为爸妈说的对,但若与父母有矛盾,也不会照着去做。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若单位里有一个人和我们是竞争对手,竞争副局长的位置,他给我们的意见,我们会听从并执行吗?



    咋改善关系?



    第一是:看待孩子的眼光,要与时俱进。我们都会有一个错觉。就是孩子天天在身边,看不出变化。总是会突发一件事儿,让家长意识到:啊,原来孩子长大了。



    有一句话,叫“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



    这句话,表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疼惜!



    但也折射出,一般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绝大多数情况,总是拿看孩子小时候时的眼光看孩子。



    但孩子会长大,心智会变化。自己的主见会多。当家长还是用以前小时候的管教方法,去要求孩子时,就会出现矛盾。



    家长就会出现:“孩子大了,就不听话了”的感悟。



    孩子也会出现:“爸妈不理解我”这样的无奈!



    其实,不是他们不听话了,是他们大了,自然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不要总是批评他们。社会心理学里有个波特定律——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得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从管理学角度讲,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最大的失误。



    从家庭教育来讲,总盯着孩子的不足,也肯定是一个家长最大的失误。



    其实,首先是需要家长改,而不是孩子改,总不能要求孩子的心智一直是小时候的状态!



    咋改?



    人的心理中,有这样一个特点:年幼的人,总想打扮的更加成熟,渴望长大。年长的人,总是打扮的显年轻,渴望别人将他(她)当年轻人。



    人都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无尽向往。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第1:要将青春期的孩子,尽可能的视为“大人”。(虽他们不是大人,但这是他们的心理诉求。我们至少要从形式上这样!)



    第2:充分引导他们的选择,但若他们的选择与我们的不一样,却依然尊重他们的选择。



    但有一句话,一定要说明:自己所做的决定,自己承担后果。做成了,该发展就发展,做错了,该认怂就认怂。大不了重新来过!



    (这也是让他们学会做决定、学会承担后果!)



    可能大人会说:孩子的抉择,有时是错的。难道,就让他去犯错吗?就眼睁睁的看着他掉坑里吗?



    看大错,还是小错。



    致命的大错,当然要制止。(孩子现在都精着儿呢,大是大非面前,一般不会犯错。)



    小错,即使我们明知道,前面有坑,也要让他去尝试。



    有些墙,得让孩子自己撞。有些坑,得让孩子自己掉。有些路,终究得让孩子自己去走。。。



    因为这是每个人成长的一部分。



    不摔倒,他永远获得不了经验教训,他永远成长不了,他永远是个小屁孩儿。。。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成功人士,是依靠别人的指点,来获得成就的。



    都是不断掉坑里,爬出来,不断总结,不断感悟,不断又掉坑里,又爬出来,一点点摸索、总结,获得成就的。



    我家小朋友老喜欢光着脚跑来跑去。我就非常正经、严肃的跟她(才3岁半)说:光着脚,很容易摔,特别疼,摔出血了,我还得陪你去医院包扎、打针。反正后果,我已经告诉你了,穿不穿你自己看着办吧?



    当天相安无事,第二天,果然晚上的时候,在洗手池呢,pia叽,她就躺地上了。。。



    然后哇哇的、哇哇的哭。。。。



    我确定没摔坏,顶多有点皮肉之苦后,我就搬了个小凳儿,坐她旁边,说:大点声儿,大点声儿,你上回哭的,比这大声多了!!!看来你今晚没吃饱啊。。。



    孩子特别崩溃,我抱起她,再对她说:看,摔了吧。以后穿不穿鞋,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即使你还不穿,没事儿,爸爸依然会每次把你抱起来的。。。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反复写过一句话:学习、家庭教育的本质和成年人做事、做企业很多时候是非常像的。



    这就如同,王石当年把万科的权利,一点点下放、移交给下属的团队一样。



    有时非常明确能看到团队那样做,会犯错。但只要不致命。王石都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能这样。



    因为不放手,不让下属团队摔打,不让他们跌倒,不磨练他们,他们就永远不会总结、不会进步。王石也就永远放不了权!



    当然,只要不是致命错误,都是小错,就让他们磨练去好了。



    这是每一个人成长、每一家企业的必经成长过程。



    第二步:充分琢磨孩子的心理。



    千万别认为这是什么难事儿。关键就看是否愿意花时间精力。



    琢磨40~50岁的成年人心思容易,还是13~18岁的孩子心理容易,且这个孩子还是几乎天天见到的?



    当然是小屁孩儿的容易。



    孩子的世界,相对成年人毕竟单纯。



    家、学校、辅导班、手机、电脑的QQ和几个小游戏、班里的几个小伙伴就构成了ta的世界。



    若孩子成绩一般。其实是很可怜的。学校老师一般不待见ta,玩伴不多,父母天天逼着好好学。



    心里也想着,自己能在哪方面牛一回,让小伙伴们,尤其是偷偷心里喜欢的某异性同学,刮目相看一次。



    心里有很多小幻想,小思想,但努力奋斗毕竟又是孤独的,往往又下不了那决心,吃不了那苦。他们有时也恨自己,也经常是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



    自己只能忙忙碌碌,应付应付作业,跟在老师的屁股后,疲疲沓沓的跟着学。说学的多差吧?倒也不至于。多好吧,也谈不上。



    因此,家长要和他们站在同一战壕,努力琢磨自己的“战友”。多琢磨事儿,多琢磨“现象”,思考本质。瞅准时机,再帮ta,或者说,人家需要咱时,咱再帮!



    比如,怎么突然喜欢就去上某个辅导班了?真的是去学习了吗?还是因为班里的某个漂亮女生去了,或者男生去了?



    (那其实,这个辅导班,退了也罢,没什么意义)



    比如:为什么写作业时,都是先写英语、语文,而最后写物理、数学呢?(很可能是,英语、语文更擅长,在孩子心理觉得容易。而物理、数学对ta来说比较难,人都是逃避困难的。)



    比如:为什么ta写作业磨磨唧唧?(因为ta不会的多,一做老错。)



    即,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深刻的去挖他们的内心诉求!自然就会知道,ta的需求点在哪里?痛点在哪里?



    琢磨,归琢磨,但千万别天天盯着孩子。万一再把孩子盯毛了,那可就坏事儿了。



    更不要为了孩子教育,班都不上了。请永远记得心理学上的刺猬理论——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千万不要回到原来的思路:爸妈挣钱这么不容易,养着你吃、养着你喝,周末都不舍得休息,还送你去辅导班,你说你怎么还不好好学呢???



    切记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而永远不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



    角度不同,采取的策略不同,效果也永远不同。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不成熟想法。我不是师范院校毕业,也不是公立学校老师,仅是一个小辅导班老师,但我和大量学生、家长聊过天,虽也没看过教育方面的书籍,但看过大量商业、心理学、人性方面的书籍,所以略懂一点。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转发、装载!~




    柴森:



    我在个人微信朋友圈,更新了初中物理题型、技巧,春季班课堂笔记。您若需要,长按下图3秒,可加我。或直接添加微信号:15811046898


    原创:孩子不听话,是因为40~50岁的家长,有个法宝没用过?(合集)



    上一篇:第二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落幕

    下一篇:【原创摄影】首尔印象


    相关阅读

    • 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做起来2025-05-13
    • 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2024-12-26
    • 2024中小企业跨境出海国际合作论坛在广州举行2024-08-31
    • “就不叫你提问”,白宫发言人怼美媒记者,被呛“应感到羞耻”2023-10-13
    •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世卫发布评估结果2023-07-14
    • 巴西总统宣布为英国女王哀悼3天,被指别有用心2022-09-09
    • 特朗普发文抨击:“为什么疯狂的佩洛西在台湾,总是制造麻烦”!2022-08-03
    • 何时能使老百姓在每个司法案件中得到公平与正义?2022-06-25
    • 英媒宣布普京“身患绝症或已经死亡”,拉夫罗夫的回应来了2022-06-01
    • 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杨东厅长的 一封举报信2021-03-24

  • 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做起来
  • 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
  • 2024中小企业跨境出海国际合作论坛在广州举行
  • “就不叫你提问”,白宫发言人怼美媒记者,被呛“应感到羞耻”
  •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世卫发布评估结果
  • 巴西总统宣布为英国女王哀悼3天,被指别有用心
  • 特朗普发文抨击:“为什么疯狂的佩洛西在台湾,总是制造麻烦”!
  • 何时能使老百姓在每个司法案件中得到公平与正义?
  • 英媒宣布普京“身患绝症或已经死亡”,拉夫罗夫的回应来了
  • 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杨东厅长的 一封举报信


  • 歼-15挂超重型导弹画面曝光 瞬间变身航母杀手
  • 中国空天飞机2小时闪击全球 官媒首曝研发进度
  • 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 网络音乐“后版权”时代:原创音乐交易已盛行
  • 谭敏:对“1人原创99人抄袭”就该零容忍
  • 【原创】美哭了,黄草小镇之八“幽静的湖滨香舍好住处”
  • 环保部发文促绿色消费 卡萨帝原创科技破家电节水难题
  • 墨工原创短视频品牌荣获2016支付宝口碑生态伙伴奖
  • 青岛本土原创话剧首入国家大剧院 感动京城观众
  • 中国反潜导弹首次亮相南海 给美军一记耳光
人民播报是大型资讯网站。